唐玄宗统治时期前期和后期的措施带来的不同后果给我们什么启示
前期励精图治,以仁义治国,礼贤下士,不滥用刑罚,赏罚分明。
政治的清明,导致经济与文化的飞速发展,以至天下富庶,在开元年间出现了空前的盛世景观。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他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了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安史之乱”,唐朝自此日渐衰落。启示: 统治者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洁身自好,励精图治才能促进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若是贪图享乐,纵情声色犬马,只会误国伤身。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晋中之窗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晋中之窗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生于神都洛阳,晋中之窗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晋中之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晋中之窗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晋中之窗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晋中之窗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