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屈平不与的与

屈平不与的与

屈平不与的与

“与”字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掌握其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

一、介词

1、和,同,跟。如:虽与府吏要。(《孔雀东南飞》)

2、为,替。如:去时里正与裹头。(《兵车行》)

二、连词

和,同。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三、语气词

通“欤”,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四、动词

1、给,给予。如: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2、结交,亲附。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赞同,同意。如: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

4、参加。如: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