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吴王庙祭祀的是谁

吴王庙祭祀的是谁

吴王庙祭祀的是谁

吴王庙位于安徽合肥城北35公里的吴山镇东侧。因这里安葬着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吴王杨行密,以及后人为祭祀他而建的庙宇,故得名。

吴山庙(镇)特产有\"吴山三宝\"(西瓜、贡鹅、早甜桃)和\"吴王贡酒\"以及被称为\"华夏一绝\"铁字书画等。

汉初刘邦共封8位异姓王,7王皆反,旋被翦灭,唯吴氏长沙国忠于汉室,共历5代,以无嗣而国除。因此,吴王被历代统治者誉为忠君的典范。吴王庙由此而立。《一统志》云,吴王庙在\"长沙县西北吴王冢旁\"。《城访古录》说得更为具体:\"吴王庙在长沙北门外,今北门外大道旁菜园内有极小之庙,即其地。\"民国《抱一遗著》则点明在北大马路(今湘雅路)旁。庙虽小,却引来无数凭吊着。清诗人熊少牧 《吴王庙》诗云:\"长沙国小亦金汤,带砺绳承异姓王。未必韩彭无反迹,莫将烹狗怨高皇。\"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王杨行密在故乡合肥留下了许多与其有关的历史遗迹。

据《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记载,杨行密虽然身高力大,但\"驰射武伎,皆非所长\",其所以能号令三军,平定江淮,除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远大的政治眼光外,其\"宽仁雅信,善得士心\",\"宽简有智略,善抚御将士,与同甘苦,推心待物,招抚流散,轻徭薄敛\"是使军民归心,事业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吴山镇的民间传说则赋予吴王更多的乡土味、邻里情。杨行密总是不忘合肥、惦念家乡。华诞设宴,离不开家乡的白鹅;犒赏有功将士,需用家乡的美酒。因而长丰县吴山镇毛洁肉嫩的大白鹅就被世人称为\"贡鹅\",而如今的\"贡吴王酒\"也是挖掘整理当年贡奉吴王的美酒配方研制而成。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十一月,杨行密病卒,终年54岁,谥武忠,吴乾贞元年(公元927年)追尊为武皇帝。吴王棺椁由其长子杨渥及女儿白花公主护送还乡,葬于合肥城北,即今吴山镇东侧。吴王陵墓高大如山,墓旁立碑,文曰:\"唐吴王墓。\"后人怀念吴王仁勇爱民之德,建庙祭祀,一时香火鼎盛,四时八节,进香者络绎不绝,遂名吴山庙。吴山镇也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