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伏惟的出处与详解

伏惟的出处与详解

伏惟的出处与详解

亦作“伏维”。

1、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谓念及,想到。

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②晋李密《陈情事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③汉扬雄《剧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为天下主。”

④唐李商隐《为荥阳公与京兆李尹状》:“伏承荣膺新命,伏惟感慰。”

(2).表示希望,原望。

①唐韩愈《贺皇帝即位表》:“臣闻昔者尧、舜以吁嗟,君臣相戒,以致至治……伏惟皇帝陛下仪而象之,以永多福。”

②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伏维陛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

③《花月痕》第十四回:“万里长途,伏维自爱。”在很多古人的奏章中,“伏惟”中的“伏”字常常没有“犬”上那一点,意思是“我匍匐在地上想”,但人不是“犬”,要回一点尊严,所以就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