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跪求少年行其四的赏析

跪求少年行其四的赏析

跪求少年行其四的赏析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分咏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报国从军的壮怀,勇猛杀敌的气概和功成无赏的遭遇。各首均可独立,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好象人物故事衔接的四扇画屏。

因为你不需要前三首,所以只给你列出注释,最后一首给你一个完整的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少年行四首

唐 王维

其一、主要写的是“少年游侠”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杨边。

全部注释

1、新丰: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新丰镇古时产美酒,谓之新丰酒。

2、咸阳:秦都,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此借指唐都长安。

3、三、四句写游侠少年因意气相投而欢饮纵酒。

这首诗写长安城里游侠少年意气风发的风貌和豪迈气概。《唐诗归》引钟云:\"此\'意气\'二字虚用得妙。\"《唐贤三昧集笺注》:\"豪侠凌励之气,了不可折。\"

其二、主要写的是“投军报国”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全部注释

1、出身:出仕、出任。羽林郎:官名,汉代置禁卫骑兵营,名羽林骑,以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军。唐代亦置左右羽林军,为皇家禁军之一种。

2、骠骑:官名,即骠骑将军。渔阳:地名,汉置渔阳郡,治所在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又唐置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本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改隶蓟州,天宝元年又改蓟州为渔阳郡,乾元元年复改为蓟州。

3、孰知:即熟知、深知。此二句说这些游侠少年明知不宜去边庭受苦,却情愿赴死于边庭,以求流芳百世。

此首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们蔑视困难,蔑视艰苦,也蔑视死亡,充满了豪侠气慨和英雄主义精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黄家鼎曰:\"说得侠士壮怀,凛凛有生气。\"

其三、主要写的是“峥嵘渐露”

一身能擘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 纷纷射杀五单于。

全部注释

1、擘:开弓。雕弧:有雕饰彩绘的弓。

2、白羽:箭。以白色羽毛做箭羽,故云白羽。

3、五单于:《汉书·宣帝纪》:\"匈奴虚闾权渠单于请求和亲,病死,右贤王屠耆堂代立。骨肉大臣立虚闾权渠单于子为呼韩邪单于,击杀屠耆堂。诸王并自立,分为五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以万数。\"此处泛指敌人的许多首领。

此首写少年们既有勇气,又有技艺,出入敌军如入无人之境。一个\"偏\"字,神气活现地写出了少年们因武艺高强而视战斗如游戏,虽临大敌,不仅毫不畏惧,而且潇洒自如,扬威耀武。出生入死的战场被诗人写成了少年英雄们表演武艺的竞技场,铁血之战竟然充满了诗意的美感。《诗式》:\"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也。\"

其四、主要写的是“拜将封侯”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全部注释

真正的“汉家儿郎”本应如此:诗中的他们就像汉家少年的成长史,从一个意气风发满腔热血的少年游侠,成长为抗击外族侵略的汉军战士,该诗成功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的形象,他在战争中显露头角,最后立下赫赫战功!功成名就,拜将封侯!

《少年行》组诗是对杀敌报国的少年英雄的赞美,也是诗人自己向往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理想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