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庸常、语常、载常、镇常、中常、寻常、循常、佯常、安常、闲常、叙常、五常、习常、无常、袭常、王常。
部首:巾
笔画:
11
常,汉语一级字,读作cháng,形声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穿在下身的衣服,也泛指衣服。引申为恒久、经常之义,还用来指法典、伦常等。
康熙字典:
《唐韵》市羊切《集韵》《韵会》辰羊切,并音裳。《玉篇》恒也。《正韵》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系辞》动静有常。《诗·周颂》軰常于时夏。《笺》谓軰久长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传》谓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书·舜典愼徽五典传》五典,五常之敎,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