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鱼加儿读什么

鱼加儿读什么

鱼加儿读什么

读[ní]

〔大~〕两栖动物,身体长而扁,生在山溪中。肉鲜美可食。叫的声音像婴儿,所以俗称“娃娃鱼”。

〔小~〕两栖动物,体形与大鲵相似,但较小,牙齿呈V形,生活在水边的草地里。

(鲵)

释义

(形声。从鱼,儿( ní)声。本义:两栖类动物,俗称“娃娃鱼”)

同本义 。外表类似蜥蜴类,但无鳞片,身体为软和湿润的皮肤所覆盖,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以小型动物

鲵,剌鱼也。——《说文》

鲵大者谓之鰕。——《尔雅·释鱼》。注:似鲇,四脚,前似弥猴,后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七八尺。”

又如:鲵鲐(鲵齿和鲐背);鲵鱼(娃娃鱼)

小鱼 。

如:鲵鲋(小鱼);鲵鳅(泥鳅。泛指小鱼)

百科释义

两栖动物,外表类似蜥蜴类,但无鳞片,身体为软和湿润的皮肤所覆盖,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以小型动物为食。大鲵又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 产的大型两栖动物。已被国家列入二类重点保护动物。体表裸露, 皮肤光滑,全身布满不规则点状或斑块状的青灰色素,体色常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腹部为灰白色,头部宽扁,口大略呈半圆形, 具有扑食食物锋利的牙齿。幼体具鳃,用鳃呼吸,成体鳃退化,用肺呼吸。无眼睑,鼻孔各侧一个,具有前、后肢各一对,前肢 四趾,后肢五趾。两后肢腹部间有一生殖孔,外端与排泄孔相吻合。

相关组词

大鲵 [ dà ní ]两栖动物,体长而扁,眼小,口大,四肢短,前肢四趾,后肢五趾。生活在山谷的溪水中,吃鱼、蛙、虾等小动物。因叫声似婴儿啼,故俗称娃娃鱼。在我国多产于 广西 。是珍贵食品。

鲵鱼[ ní yú ] 即娃娃鱼。

鲵鳅[ ní qiū ]亦作“ 鲵鳅 ”。 泥鳅。泛指小鱼。

鲵鲐[ ní tái ]鲵齿和鲐背。 长寿之徵。

鲵齿[ ní chǐ ]老人齿落后更生的细齿。被视为长寿之徵。

鲵鲸[ ní jīng ]①比喻凶恶的敌人。

②比喻无辜被杀之人。

鲵桓[ ní huán ]鲸鲵盘桓。《庄子·应帝王》:“鲵桓之审为渊。” 郭象 注:“渊者,静默之谓耳。夫水常无心,委顺外物,故虽流之与止,鲵桓之与龙跃,常渊然自若,未始失其静默也。” 成玄英 疏:“鲵,大鱼也:桓,盘也。”后以“鲵桓”喻顺应外物而自得。 宋苏轼 《和<归去来兮辞>》:“守静极以自作,时爵跃而鲵桓。” 明杨慎 《药市赋》:“邀 籛偓 兮雀跃,共 乔松 兮鲵桓。”

惊鲵[ jīng ní ]古剑名。

眉厖齿鲵[ méi máng chǐ ní ] 眉毛花白,齿落更生细齿。形容老寿。 唐 柳宗元 《永州万石亭记》:“明日,州邑耋老,杂然而至,曰:‘吾侪生是州,蓺是野,眉厖齿鲵,未尝知此。’”

尺泽之鲵[ chǐ zé zhī ní ]尺泽:一尺见方的水面;鲵:一种小鱼。小水洼中的小鱼。比喻见识短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