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凤栖梧的来历
《凤栖梧》的首创者是北宋的贺铸,但据考证应该是柳永。
柳永少年便有才名,12岁时与父亲参加汴京城里一位名仕的宴会。宴会上,名仕的姬妾表演歌舞助兴。这位歌姬不仅美艳动人,还能歌善舞,让在座的宾客无不陶醉,纷纷作词曲赞美。
柳永年少,在座的宾客本没将他当回事,但他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吟了一首词:
帘内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这首词引用了很多诸如“敲珠”、“梁尘落”、“玉山倒”等经典,而且用词雅致有格调,让人回味无穷。
更妙的是,柳永不仅词写得好,还精通音律,他的词与曲的五音六律、轻重清浊都十分贴切吻合。主人家也是词曲的行家,连忙让歌姬将柳永的词伴着乐曲唱了一遍,这真是余音绕梁,让人如痴如醉。
宾客们都十分惊诧于柳永的才华,纷纷称颂,唯有主人家略有沉吟,说:“词是好词,就是名字能否改一下?”
原来,主人对这首词不论是叫“鹊踏枝”还是“蝶恋花”都觉得不满,因为“鹊踏枝”有点“糟蹋”花木的嫌疑,而“蝶恋花”又有点倒贴的意味儿,主人明显不想让人感觉自己是在糟蹋或倒贴给自己的姬妾。
柳永微微一笑,说:“词曲自古就是名随辞变,我看这首词就名‘凤栖梧’吧!”
“凤栖梧”把姬妾比作凤凰,把主人家比作魁梧的梧桐树,凤凰只找梧桐树来栖息,这个名称十分符合主人家的身份和地位。
听到柳永的这个解释,主人家满意地笑了,频频称赞柳永有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