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劝学》中‘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而’怎么翻译

《劝学》中‘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而’怎么翻译

《劝学》中‘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而’怎么翻译

“知明而行无过矣”,出自荀子《劝学》。连接句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其意:君子做到了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都审视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明白事物的道理和做出的行为没有什么过错了。

《劝学》是荀子劝人向学,向善,有德行,有操守。在全文中,荀子循循善诱,从小道理入手,把哲理简单化,便于人人理解。既然是劝,那么,从语言的基本讲述语气来讲,都是被劝者没有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因而文中语言呈并列的层级关系的较多。

知明而行无过矣。一个人学识渊博,每天都会自己检视和检讨,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照规范,他就会明白(发现)道理(规范)和(合理的)行为不会存在错误。

由此,此处的“而”是并列关联词,表示前后词同处在一个层级,即“明”和“行”并列,“而”可理解为“和”、“及”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