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和盗跖有什么关系
不如用我们道家的思想来看这个问题。
这是庄子里的一个故事。说是春秋时期有一位大道叫盗跖(zhi),他的名字是柳下跖,是坐怀不乱柳下惠的弟弟。
他是春秋时期最成功的强盗,也是黑社会史上少有的横霸一生得以善终之人。《史记·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说的是盗跖几乎每天都要杀无辜人,还喜欢吃人肝,更是横行天下,最后居然是寿终而寝,司马迁在这里反问这是什么原因啊!
《庄子》中有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春秋时期中国有名气的人都喜欢收徒,盗跖也有徒弟,有一天他徒弟问他:“
盗亦有道吗?
”盗跖就说:“
当盗贼的肯定要有道啊!能知道别人家里有什么东西是圣明,能先进别人家里抢劫是勇气,愿意殿后是义气!分赃平均是仁,知道抢什么可以成功,什么不该抢劫是智慧啊!只有具备这五种道德才能当大盗贼!
”
有人说这是庄子为讽刺儒家,但庄子在后面说的是:“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按照庄子的想法圣人之道是真理,如果善人不用此道不能成事,如果盗贼不用此道也不能成事。
说是失道寡助,其实是别人不信服你,认为你没有德行成不了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