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之和知有区别

之和知有区别

之和知有区别

形不同义有别:之 zhī〈动〉会意。

象艸过屮。

枝茎益大。

本义:出,生出,滋长之,出也。

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说文》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

不速~客。

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

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知 zhī〈动〉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知,识也。

——《玉篇》1. 晓得,明了:~道。

~名(著名)。

~觉(有感觉而知道)。

良~。

~人善任。

温故~新。

~难而进。

~情达理。

2、 使知道:通~。

~照。

3、 学识,学问:~识,求~。

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

~府。

~州。

~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

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

~音。

~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