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和于的古今异义
至,zhi,象形、会意,下来也。像鸟飞从高下至地也。或像射来的箭落到地上。从一,一犹地也。不,上去;而至,下来也。
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
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
于,yu,于是迂、纡的本字,本义为曲折。较早的字是在“干”的旁边有一条迂曲的线,行路时要绕着走。
(1)在。仪礼·士昏礼:「婿立于门外。」同「於」。
(2)◎在。如:「生于某年」、「舟行于海」、「生于斯,长于斯。」
(3)以、用。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以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4)对、对于。诗经·邶风·泉水:「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5)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6)依照。书经·盤庚下:「历告尔百姓于朕志。」
(7)为了。孟子·万章上:「唯兹臣庶,女其于予治。」
(8)◎给。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向。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二:「丙子,颁即位诏于天下。」
(10)◎对。如:「于心不忍」、「于事无补」。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