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德以来之典故
关于这个问题,修文德以来,典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与修文德相关的典故:
1、 修文德:修文德是孔子对自己的自我要求,表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行。这一典故体现了孔子对于人类行为与修养的要求,也被后世用来形容君子的德行。
2、 孔子问礼:孔子曾问仪礼的教育作用,弟子们各有不同的回答。其中,孔子问子贡:“子贡曰:‘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宽,以待于人则可矣。’”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修养良好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3、 孔子问政:孔子曾问弟子们政治的要领,不同弟子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其中,孔子问子路:“孔子问政于子路。子路曰:‘先之,劳之。’”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治理国家应该先行示范,然后再劳心劳力。
4、 孔子见柳下惠:孔子曾与柳下惠交谈,柳下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孔子问柳下惠:“孔子问柳下惠:‘汝为仁而舍智,其次也;虽得之,必以其道而行。’”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修文德的人应该注重道德修养,而不只是追求知识。
这些典故都体现了修文德的精神和要求,对于后世的道德修养和治理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