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亚硝酸异戊酯重氮化的方法

亚硝酸异戊酯重氮化的方法

亚硝酸异戊酯重氮化的方法

1、直接法

此法适用于碱性较强的芳胺,即含有给电子基团的芳胺,包括苯胺、甲苯胺、甲氧基苯胺、二甲苯胺、甲基萘胺、联苯胺和联甲氧基苯胺等。这些胺类与无机酸生成易溶于水但难以水解的稳定铵盐。

其操作方法是:将计算量(或稍过量)的亚硝酸钠水溶液在冷却、搅拌下,先快后慢的滴加到预先将芳胺溶于稀的无机酸水溶液并已冷却的稀酸水溶液中,进行重氮化,直到亚硝酸钠稍微过量为止。此法亦称正加法,应用最为普遍。

反应温度一般为0~10℃进行,盐酸用量一般为芳伯胺的3~4mol为宜。水的用量一般应控制在到反应结束时,反应液总体积为胺量的10~12倍。应控制亚硝酸钠的加料速率,以确保反应正常进行。

2、连续操作法

本法也是适用于碱性较强芳伯胺的重氮化。工业上以重氮盐为合成中间体时多采用这一方法。由于反应过程的连续性。可较大地提高重氮化反应的温度以增加反应速率。

重氮化反应一般在低温下进行,目的是为避免生成的重氮盐发生分解和破坏。采用连续化操作时,可使生成的重氮盐立即进入下步反应系统中,而转化为较稳定的化合物。这种转化反应的速率大于重氮盐的分解速率。

连续操作可以利用反应产生的热量提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工业生产上为实现连续操作,通常选择物料停留时间短。无返混的管式反应器。因重氮化温度较高,此法又称为“高温管道重氮化反应”。

例如,由苯胺制备苯肼就是采用连续重氮化法,重氮化温度可提高到50~60℃。又如:对氨基偶氮苯的生产中,由于苯胺重氮化反应及产物与苯胺进行偶合反应相继进行,可使重氮化反应的温度提高到90℃左右而不至引起重氮盐的分解,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倒加料法

本法适用于一些两性化合物,即含-SO3H、-COOH等吸电子基团的芳伯胺,如对氨基苯磺酸和对氨基苯甲酸、1-氨基萘-4-磺酸等。此类胺盐在酸液中生成两性离子的内盐沉淀,故不如溶于酸中,因而很难重氮化。如果先将其制成钠盐使之溶解度增加而易溶于水,则有利于重氮化反应。

所以,在重氮化时先把它们溶于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制成钠盐,然后加入无机酸析出很细的沉淀,再加入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

其操作方法是:将这类化合物先与碱作用制成钠盐并溶于水中,再加入预先冷却的需要量的NaNO2溶液进行重氮化。对于溶解度更小的1-氨基萘-4-磺酸,可把等物质的量的芳胺和亚硝酸钠混合物在良好的搅拌下,加到预先经冷却的稀盐酸中进行反加法重氮化。

此法还适用于一些易于偶合的芳伯胺重氮化,使芳伯胺处于过量酸中形成铵盐而难与重氮盐发生偶合副反应。

4、浓酸法

本法适用于碱性很弱的芳伯胺,如2,4-二硝基苯胺、2-氰基-4-硝基蒽醌,或某些杂环α-位胺(如苯并噻唑衍生物)等。因其碱性弱,在稀酸中几乎完全以游离胺存在,不溶于稀酸,反应难以进行,但溶于浓酸(硫酸、硝酸和磷酸)或者有机溶剂(己酸和吡啶)中。为此常在浓硫酸或乙酸介质中进行重氮化。

该重氮化方法是借助于最强的重氮化活泼质点(NO+),才使电子云密度显着降低的芳伯胺氮原子能够进行反应。

其操作方法是:将该类芳伯胺溶解在浓硫酸中,加入亚硝酸钠液体或亚硝酸钠固体,在浓硫酸中的溶液中进行重氮化,浓硫酸与亚硝酸钠生成亚硝酸硫酸。

由于亚硝酸硫酸放出亚硝酰正离子(NO+)较慢,可加入冰醋酸或磷酸以加快亚硝酰正离子的释放而使反应加快。

5、亚硝酸酯法

本法适用于将伯胺盐溶于醇、冰醋酸或其他有机溶剂(如DMF、丙酮等)中,用亚硝酸酯进行重氮化。常用的亚硝酸酯有亚硝酸戊酯、亚硝酸丁酯等。

此法制成的重氮盐,可在反应结束后加入大量的乙醚,使其从有机溶剂中析出,再用水溶解,可得到纯度很高的稳定的固体重氮盐。

例如固体2-氨基-4-硝基苯甲酸的重氮盐就是用亚硝酸异戊酯来制备的。在0℃将浓盐酸加到2-氨基-4-硝基苯甲酸在宜春和亚硝酸异戊酯的悬浮液中,在0℃搅拌30min,30℃搅拌20min,再在0℃搅拌10min,加乙醚来沉淀重氮盐,抽滤,真空干燥,产率90%。亚硝酸异戊酯可由异戊醇和亚硝酸钠反应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