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开篇明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这是一首咏物诗,原诗如下: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的小诗,是唐代诗人所做的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这首诗别出心裁的写法,深远的寓意,历来为后世所称道。
诗人以蝉比喻君子,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垂緌”,蝉的生活习性“饮清露”,实际上诗中处处都包含着比兴的象征意义。
首先是“饮清露”的含义,这三个字描写蝉只喝露水为生,寓意君子的清高。
其次是“流响”的含义,这两个字描写蝉的鸣叫声清远悠长,寓意着君子的德与馨,高标与逸世的风韵。
而结尾两局“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诗的主旨,这两句暗示君子品格高远,无需凭借外部力量的帮助,自然能够美名远扬,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