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文言文四行对译法例子

文言文四行对译法例子

文言文四行对译法例子

四行对译法,就是对译时分为四个步骤并用分四行书写的格式;

解释如下:

1、第一行抄录原文;

2、第二行在原文每个词的下面一定以画一竖写的破折号,表示特注解;

3、第三行以词为单位对准第二行的破折号作出准确的解释;

4、第四行根据第三行的注释,该增则增,该减则减,该调则调,四个步骤,可简称为一抄,二画,三注,四通

①,通假字在课文中有很多。

 

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

    失其所与,不知。    知——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授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免——娩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娶

    少耆普食,利于身也子耆——嗜

    徐公来,孰视之。自叹为不如。

    孰——熟

    奉厚而无劳。    奉——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溟

    距关,毋内诸侯。    内——纳

 

②,更换偏旁,找出本字

 

    根据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形成通假的情况.我们可以给通假字更换偏旁,从而找出本字。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按字面讲不通,可确定为通假字。我们把这个字的形旁“{”换成“干”.就找到了这个通假字的本字“悦”,按本字的意思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很明确了。这类通假在课文中也较多.举例如下。

    

③,此小大之辩也。    辩——辨

    距关,毋内诸候。    距——拒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政——征

    而摩历之于义。    摩——磨

    因之孺子这游者.无不铺也。铺——哺

 

取消偏旁,找出本字

 

    根据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为本字构成通假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如“翅忆后街之事?”句中“翅”字,去掉“爻I”就找到了本字。这种现象的通假在课文中也不少.举例如下。

    使臣奉璧。拜送于庭。  庭——廷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敝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旨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缦——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