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微子篇》“不仕无义”章,传统的解释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将“不仕无义”解作“不做官是不义的”,无形之中使孔子以及儒家“君臣之义”的深刻内涵和超越维度受到遮蔽。
通过对“仕”与“义”的字源学梳理,以及对该章章句的文本细读,可知“不仕无义”乃“隐居废义”之义。
这一思想不仅与“人禽之辨”“夷夏之防”紧密联系,其内在蕴含的士人出处、去就、进退的“节义”原则还有着高于个人功名之上的道德独立性和文化超越性。
这一被历代士大夫秉持的“道尊于势”的“天下关怀”,正是对治“君臣之义”庸俗化的思想资源,体现了儒学义理中本身具有的人学意蕴与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