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冻土的结构

冻土的结构

冻土的结构

永久冻土又称多年冻土,指的是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其表层冬冻夏融,称季节融化层。多年冻土层顶面距地表的深度,称冻土上限,是多年冻土地区道路设计的重要数据。多年冻土分为两层:上部是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部是终年不融的多年冻结层。多年冻土是寒冷气候(年均气温<—2℃)区的产物。 冻土随纬度和垂直高度而变化。

在北半球,其深度自北向南增大,厚度自北向南减薄以至消失。

如西伯利亚北部多年冻土的厚度为200米左右,最厚可达620米,活动层小于0.5米。向南到中国黑龙江省,多年冻土南界厚度仅1~2米,活动层厚达1.5~3.0米。多年冻土的厚度由高海拔向低海拔变薄,活动层也相应增厚。

如中国祁连山北坡4000米处多年冻土厚100米,3500米处仅22米!

在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区,多年冻土厚180~200米,向南厚度变薄。

无论在南北方向或者垂直方向上,多年冻土都存在3个区:连续多年冻土区;连续多年冻土内出现岛状融区;岛状多年冻土区。这些区域的出现都与温度条件有关。年均气温低于—5℃,出现连续多年冻土区;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年均气温一般为—1~—5℃ 在地面的深度多少就会有,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