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如何看汉八旗
公元1601年,统一了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目光炯炯、踌躇满志,心里许下了消灭女真其他各部,一统天下的宏大愿望。
由于下属人马较多,管理不便。于是努尔哈赤开始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建立旗人制度,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
到了公元1615年,骁勇善战的努尔哈赤又征服了不少部落,手下人马再次增多,于是在原4旗基础上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至此大家耳熟能详的八旗制度得以确立。不过这个时候八旗所属人员皆为女真人,也即众所周知的满洲人。
后来能征善战的努尔哈赤征服了蒙古、进攻明朝辽东,并掠夺了大量的蒙古人和汉人。这些可怜的汉人刚开始作为被歧视的对象,被八旗满人使唤为家奴不被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满汉之间的矛盾,直到皇太极登基称帝后,这一情况才有了改变。
占据东江的明朝辽东总兵毛文龙在被袁崇焕处死后,慑于袁崇焕的威严,他的部下主动来找皇太极,皇太极非常重视这次大规模的投降行动,赐予了他们可以使用白镶皂旗帜,也即白旗镶黑边,之后皇太极仿照满八旗制度从汉人奴仆中抽调汉人组建汉八旗,并交由明朝降将来管理。同时依此方式成立了蒙八旗,至此满清八旗制度趋于完善。
那么作为忌惮汉人的清朝,汉八旗和满八旗地位是不是相差悬殊?
实际并非如此,在皇太极主政时期,对待汉人不仅施以高官厚禄,而且鼓励满清人主动与汉人通婚联姻。皇太极即位之初岳托就建议:施行满汉联姻的策略,凡归降的一品汉官,以诸贝勒女嫁之为妻;二品汉官,以国中诸贝勒、大臣女嫁之为妻。即使原来已经有了妻室,仍以诸贝勒、大臣女与之。至于那些归降的普通士兵,则核查各牛录所属寡妇,给配为妻,或由国库出钱替其从民间另行娶妻。此外,再划给明朝降将土地,以供其生养。
为了树立榜样,岳托率先与额驸汉官佟养性联姻。对于这一富有改革意义的联姻,皇太极立即率领诸贝勒大臣等前往祝贺,并频频敬酒,以示重视。岳托的示范与皇太极的支持鼓舞了满汉群臣,双方纷纷缔结姻亲。皇太极见此也是非常高兴,对于主动联姻者重重褒奖、赏赐有加。
由此可见:汉人为主的汉八旗不仅地位不低,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满人争相笼络的对象。
为何汉八旗如此受满人重视呢?
首先,满八旗虽然战斗力极强,不过人数上还是较汉人少很多。即使一时占据优势但并不代表往后优势一直存在,最好的例子就是元朝。当时蒙古铁蹄驰骋疆场、踏平中原,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庞大的元帝国。创造了不世功勋的元朝统治阶级志得意满、骄傲自大,显然不把其他民族放在眼里。将全国常住人口划分成四等,搞赤裸裸的歧视。最终庞大的元帝国不足百年便土崩瓦解。汲取这一前车之鉴的满清自然务实得多,政策上也倾向于搞满汉一家、众生平等,这也造就了满清统治能延续近300年的原因之一。
其次,当初满清对战明朝虽然前期军事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越往后越吃力,尤其面对明朝辽东这个硬骨头,伤亡不小却始终未能啃下来。并且作为长期活跃在关外的满清游牧民族而言,对农耕文明蓬勃发展的中原可谓一窍不通,如果贸然进攻中原,就好比盲人走路,迟早得栽跟头。如果有这方面的汉人专家做指引,必然顺畅很多,而且还能加速双方的融合,便于满清在中原的统治,皇太极如此诚恳招降明朝降将洪成畴也是基于此种考虑。
综上可知:满清出于吸纳汉人做进攻中原的先锋之需,以及实现中原长期统治的长远打算,满清在皇太极登基之后便对汉八旗与满八旗至少面上做到了地位平等,这也使得汉八旗在入关之后作战异常勇猛,并发挥出了较满八旗更突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