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孔子对道家的看法

孔子对道家的看法

孔子对道家的看法

孔子经常将道描述为一种从前代所继承的遗产: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

“道”在人中,由人传承下去,为人所聆听。并且,各个个体都以独特和互不相同的方式来接受和体现“道”。

有些时候,从文化传统中继承的“道”是与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相一致的,例如文王和武王。

另一些时候,“道”则与诸如“三代”或“上古”这样的历史时期相一致。由于这些人物和时期是人类经验某种特定的品质的真正象征,在这种历史属性以及“道”与君子、善人、圣人的抽象水准的联系之间,事实上就差别不大。

虽然有时孔子会将“道”界定为遥远的历史人物以及人类成就的最高典范,但孔子也坚信,“道”就在当前,在同代人身上,在老师身上,甚至在家人身上。“道”还经常被归于孔子本人,所谓“吾道”、“夫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