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字的演变过程
字源演变过程
“救”,最初见于金文时代,援助,表示出手援助。后来逐渐见于楚系简帛、秦朝小篆、秦系简读,最后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救”,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救的字源演变
救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
jiù
动词
止;禁止;阻止
prohibit;hinder
救,止也。——《说文》
援救别人
rescue;bring off;save
救,助也。——《广雅》
治疗
treat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吕氏春秋·劝学》
纠正
correct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礼记》
求助于人
ask sb. to come to the rescue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居祐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又切,音廏。【说文】止也。【博雅】助也。【广韵】护也。【书·太甲】尚赖匡救之德。【诗·大雅】式救尔后。
又【周礼·地官·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又【尔雅·释器】絇谓之救。【注】救丝以爲絇。
又姓。【风俗通】谏议大夫救仁。
又【集韵】恭于切,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
又【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于渊,尚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说文解字
止也。从攴求声。居又切
说文解字注
止也。论语。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马曰。救犹止也。马意救与止稍别。许谓凡止皆谓之救。从攴。求声。居又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