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臣轨全文译文

臣轨全文译文

臣轨全文译文

1、《臣轨》原文

夫修身正行①,不可以不慎。谋虑机权,不可以不密。忧患生于所忽②,祸害兴于细微。人不慎密者③,多有终身之悔。故言易泄者,召祸之媒也。事不慎者,取败之道也。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④,谋者谋于未成。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⑤。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

注释:

①正行:端正品行。

②忽:轻视。

③慎密:谨慎周密,慎重隐密。

④聪者:听觉灵敏的人

⑤豫:预计。

2、《臣轨》译文

修身养性,端正品行,不能不慎重;谋划思考机密大事,不能不周密。忧患常源于轻视小事,灾祸常因为忽略细节。一个人行事不慎重周密,大多会后悔终生。所以说,说话容易泄漏机密,是灾祸的媒介;做事不慎重,是失败的缘由。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无形的事物;耳朵聪敏的人能听到弦外之音;善于谋划的人对策出现在预兆之前;做事慎重的人在事情没发生之前就十分慎重。远离困窘就必须及早谋划,不想贫穷就必须趁早预计。不该说的话不说,可以避免祸患;不该做的做不做,可以躲避危险。

3、拓展

《臣轨》,典故名称。唐上元二年(675)三月,唐高宗皇后武则天引文学之士著作郎元万顷、左史刘祎之等人,修撰此书,作为臣僚借鉴之书。

《臣轨》共二卷,唐朝武则天撰。

此书2卷10篇,分同体、至忠、守道、公正、匡谏、诚信、慎密、廉洁、良将、利人十章。轨,是规矩,是标准。

该书以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为基础,论述为臣者正心、诚意、爱国、忠君之道,作为臣僚的座右铭与士人贡举习业的读本,永远维持封建统治地位。原书久佚,现有《粤雅堂丛书》本,据日本《佚存丛书》本刊行。此本首尾完整,前有“序”,后有“论”,卷末题“垂拱元年撰”,文中有注,但不知注者姓氏、年代。据书后天瀑山人(〔日〕林衡)题识,此本系据家旧藏抄本;其中有一些武后制字,因此断为当时原本。不过此本尚存一些疑点。比如“垂拱元年撰”与《通典》等“长寿二年”的记载不合,清人阮元指为日人妄增。又如书中武后制字与史籍所载及碑志所见颇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