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六韬龙韬原文及译文

六韬龙韬原文及译文

六韬龙韬原文及译文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①,命在通达,不守—术;因能受职,各取所长,随时变化,以为纲纪。 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②。 备数如法,审知命理,殊能异技,万事毕矣。”

武王曰:“请问其目。”

太公曰:“腹心—人,主潜谋应卒,揆天消变,总揽计谋,保全民命。

“谋士五人,主图安危,虑未萌,论行能,明赏罚,授宫位,决嫌疑,定可否。

“天文三人,主司星历,候风气,推时日,考符验,校灾异,知人心去就之机。

“地利三人,主三军行止形势,利害消息;远近险易,水涸山阻,不失地利。

“兵法九人,主讲论异同,行事成败,简练兵器,刺举非法。

“通粮四人,主度饮食、蓄积,通粮道,致五谷,令三军不困乏。

“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伏鼓旗三人,主伏鼓旗,明耳目,诡符节,谬号令,暗忽往来,出人若神。

“股肱四人,主任重持难,修沟堑,治壁垒,以备守御。

“通材三人,主拾遗补过,应偶宾客,论议谈语,消患解结。

“权士三人,主行奇谲,设殊异,非人所识,行无穷之变。

“耳目七人,主往来听言视变,览四方之事、军中之情。

“爪牙五人,主扬威武,激励三军,使冒难攻锐,无所疑虑。

“羽翼四人,主扬名誉,震远方,摇动四境,以弱敌心。

“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

“术士二人,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

“方士二人,主百药,以治金疮。11以痊万病。

“法算二人,主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人。”

 译文:武王问太公说:“君王统率军队,一定要有得力的辅佐,用来造成神威,对此应怎么办?”

太公说:“凡是举兵统率军队,用将为司令,司令在于通达,不只守一门技术;他根据部下的能力授予他们职务,各取所长,随时变化,用来作为规章制度。 所以将帅有得力的辅佐七十二人,来上应天道。 按照规定配备人数,详细地了解他们,合理地任命他们,发挥他们的特殊技能,万事就完成了。”

武王说:“请问那些名目。”

太公说:“腹心一个人,负责暗中谋划,应付突然事件,揣度天意,消灭意外变故,总揽大计,保全民命。

“谋士五个人,负责商讨安定危局,考虑尚未露头的事故苗子,评定品行才能,使赏罚分明,授予官位,决断嫌疑,裁定可否。

“天文三个人,负责天文历法,观测气象,推算时日,考核祥瑞的应验,查对灾害和变异,了解人心向背的迹象。

“地利三个人,负责掌握行军或驻扎的地形地势,分析利害消长,远近险易,水源涸竭高山阻挡,使作战不失地利。

“兵法九个人,负责探讨不同见解,研究作战成败的可能性,精选兵器和训练对兵器的使用,侦察检举不法行为。

“通粮四个人,负责计算军中饮食所需,蓄积储备,使粮食运输畅通,五谷抵达,让军队不困乏。

“奋威四个人,负责选拔勇武之士,选用利兵坚甲,风驰电掣,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伏鼓旗三个人,负责掩藏战鼓军旗,使视听信号明白无误,伪造符节,假传号令,暗中忽往忽来,神出鬼没。

“股肱四个人,负责担任重要、艰难的工作,修濠沟,筑壁垒,以准备防守抵御敌人。

“通材三个人,负责检查缺漏弥补过失,应对宾客,讨论问题,消除祸患,解决纠纷。

“权士三个人,负责施行奇谋诡计,设置殊方异术,非一般人所能识破,行无穷之变化。

“耳目七个人,负责往来听言论,视变化,观察四方之事,军中之情。

“爪牙五个人,负责宣扬我军威武,激励三军,使冒着险难、攻打强敌而毫不犹豫。

“羽翼四个人,负责宣扬我军名望声誉,威震远方,动摇四邻,用以削弱敌国军心。

“游士八个人,负责侦察奸细,注意敌方变化,控制敌国人心,观察敌军意图,进行间谍活动。

“术士两个人,负责搞阴谋诡计,依托鬼神,来迷惑敌方军心。

“方士两个人,负责百种药物,来治疗创伤,治好各种疾病。

“法算两个人,负责计算三军营垒、粮食、财用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