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半条鱼典故

半条鱼典故

半条鱼典故

半条鱼杀死一国公主,大伙听起来会认为是一个笑话,其实它是真的,就为了半条鱼使得一国公主自杀。

典故出自东汉赵晔编撰的《吴越春秋》,原文如后:吴王有女滕玉,因谋伐楚,与夫人及女会蒸鱼,王前尝半与女。女怒曰:王食鱼辱我,不愿久生!乃自杀。阖闾痛之。葬于国西阊门。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有一个女儿,史料上记载叫滕玉公主,也作胜玉公主。吴王阖闾秉性好战,利用发动战争来扩充势力范围,当时楚国已被他纳入规划的版图。整日为这事使他寝食难安。尽管这事曾与朝中大夫商议过多次,可利弊得失、胜负有几成把握。使吴王阖闾迟迟不敢痛下决心,择日征伐楚国。

一天,吴王阖闾索性不上朝呆在家里陪陪夫人及女儿,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在场的还有阖闾夫人和他的女儿胜玉公主。大家边吃边谈,不经意阖闾谈到征伐楚国之事,想听听家人对这事的看法,毕竟家人的看法会中肯些。

宴席很丰盛,都是选用最好的食材烹饪,道道菜各有特色。其中有一道清蒸鱼,是刚从河里打捞上的活鱼烹饪而成,吴王阖闾吃了几口,感觉味美鲜嫩。声声说:好味道!看了旁边坐着女儿,就将盘中剩下的半条鱼夹给女儿。滕玉公主看着谍中的半条鱼,一下子,原有的一张笑脸即刻变得阴沉起来,一双阴森目光瞧着他父王,顷刻间,滕玉公主拍案而起,冲着阖闾道:王食鱼辱我,不愿久生!

阖闾看着女儿如此情状,当时都被吓懵了。仅接着滕玉公主的另一个举动,更是让他惊呆。滕玉公主大怒轰完,立即拔剑当着阖闾的面拔剑自杀。

古往今来读过这则故事的人不少,没有一个不懵的。至于为什么?主要是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史料记载“女怒曰:王食鱼辱我,不愿久生!乃自自杀”单从这几句话中的意思,我们也找不到公主自杀的具体原因,,那么“王食鱼辱我”。到底阖闾什么辱到她呢?

根据这句话后人只能展开各种联想及假设。要破译这一历史谜团,有人说,只能从中国的文字起源演变中找,半条鱼也就是剩鱼,这和胜玉公主的“胜玉”二字谐音。阖闾把自己吃剩下的半条鱼夹给公主,而胜玉公主看来,父王嫌弃她是一个多于的人,或是公主本有的内心自卑感作祟,睹物思情,为此胜玉公主感受到了来自父王阖闾的对她的羞辱,这才一气之下,自杀而死!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