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缝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冷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分层、分流或浇注不连贯,导致新浇筑的混凝土与旧混凝土之间形成间断的“缝隙”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浇筑施工顺序不当,未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先浇筑高处、难于达到的区域,导致混凝土无法完全填满整个模板,产生了冷缝。
2、 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导致拌和料中的水分蒸发过快,使得混凝土内部出现饼裂,进而形成冷缝。
3、 模板拆除时间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更容易出现开裂现象。
处理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1、 合理安排浇筑施工顺序,避免高处优先等因素影响浇筑质量。
2、 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确保混凝土内部充分凝固。
3、 严格控制模板拆除时间,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再拆除模板。
4、 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防止混凝土在浇注、养护期间出现开裂、变形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