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凹岸侵蚀会形成河漫滩
上游可以有河曲型河漫滩
发育于弯曲型河段,经常在凸岸堆积为滨河床沙坝、迂回扇等;
发育初期,河谷深窄,但弯曲率较小,水力很强,那时只有在凸岸处因流速较慢才有粗大的砾石堆积,组成面积狭小的边滩。发育中期,河流弯曲率增大,谷底逐渐展宽,边滩扩大,且高度增加,以至平水期也大片出露,成为雏形河漫滩。但此时堆积物仍以粗粒的推移质(砂、砾)为主,细粒的悬移质(粉砂、黏土)仍因流速大而带往下游。发育晚期,雏形河漫滩进一步扩宽淤高,滩面流速减小,洪水时滩面上的悬移质也得以堆积下来。这种具有悬移质堆积的滩地,成为河漫滩。河漫滩的二元结构:下部河床相(推移质)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早期的堆积;上部为河漫滩相(悬移质)堆积,表示河床发育晚期的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