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唐宋八大家墓

唐宋八大家墓

唐宋八大家墓

韩愈祖籍河南,世称昌黎先生,于公元824年12月24日病逝,后归葬河南,墓地选址于今河南省孟州市城西韩庄村,韩庄村地理位置特殊,从韩愈墓向北而望,可见太行山,向南则临黄河,可谓是依山傍水,风水绝佳。

柳宗病逝于柳州,当时就葬于柳州如今的柳侯祠,一年后,柳氏族人迎柳宗元遗体回祖籍陕西西安安葬,然具体墓址如今尚无考证,只柳州百姓因感恩柳宗元恩德,于原址设衣冠冢以祭奠柳宗元。

醉翁欧阳修其实是江西人,但是他的墓葬却在河南新郑市,从1030年进士及第到1072年去世,欧阳修经历三朝,是宋朝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病逝后被宋神宗最丰为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

苏洵生于眉山,葬于眉山,算得上落叶归根,1066年,苏洵在京都病逝,苏轼兄弟扶灵归属,将父亲苏洵葬于今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西,同葬于此地的还有苏洵的妻子程氏以及苏轼的原配夫人王弗,因此,苏洵墓所在地又被称为苏坟山。

曾巩生于南丰,葬于南丰,墓址为南丰县莱西乡杨梅坑,如今的曾巩墓也是抚州市的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安石卒于1086年,死后葬于江苏南京市钟山南麓东三里方位,除王安石外,王母吴氏,弟王安国、王安礼以及儿子王雱等人也同样归葬于此,此地也算是王氏墓园了。但比较无奈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后来看上了这块地,要在此修建陵寝,是以王安石墓被迫迁出。

然王安石墓最终是迁回了江西老家还时迁址与麒麟门处却无准确说法,是以王安石最终葬在了哪儿还有待考证。

苏轼苏辙兄弟俩的感情那是没得说,传世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表示思念的,而弟弟苏辙同样写有一首《水调歌头》以迎合兄长的思念,而兄弟俩自幼由父亲苏洵教导,按文人孝悌之说,苏轼兄弟死后应该同样归葬眉山,常伴父母左右才是,但苏轼兄弟却选择将自己葬在了河南平顶山,这其中倒有一些说法。

其中一说就是苏轼贬谪的半生中,只在汝州(今河南)与弟弟团聚过,兄弟把臂同游,正巧发现了一处与故乡眉山极度相似的“风景区”,这就是汝州郏县,于是兄弟俩当时就约好了百年后归葬此地。元朝时,郏县县令杨允于二苏坟祭奠先贤,遗憾于苏洵父子三人死后不得团聚,于是在兄弟二人的墓葬右边给苏洵建了一座衣冠冢,至此,二苏坟变成了三苏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