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与从军行其四的异同
王昌龄的《从军行》是组诗,刻画了边塞的风光和士兵的思乡之情。《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抓住边塞的特征的景物来描写环境的艰险。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七首》的第四首。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唐代〕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车师 一作:军师)
这首诗以雪海茫茫,黄沙莽莽,狂风怒吼等险恶的自然环境为背景,歌颂了西征将土不畏艰险,慷慨迎敌的英勇气概和爱国热情。
诗歌描绘了边地变幻莫测,瑰奇壮丽的风光,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杜甫说:“琴参兄弟皆好奇。”殷瓚也说:“岑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这首诗体现了岑参奇峭而俊丽的风格。
诗人以奇妙的想象描写西北边地变幻莫测,瑰奇壮丽的景色。如写风,黄沙飞卷,碎石乱走;写寒,风刀割面,汗水成冰,砚水凝冻。这就把风的威势和寒的酷烈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首诗色彩浓烈,气勢弃放。它所描写的平沙、黄天、夜风、冰冻等自然景色,以及敢冒艰险的将士、战马构成了一幅奇异而又壮丽的塞外画图。
另外,这首诗语调铿锵,节奏强烈,韵繁句促,虽为古体诗,又和一般古风相区别,诗中三句一换韵,三句中又句押韵。既和将土的英勇气概相适应,又和紧急的军事情相适合,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