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子落后的原因
我国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落后原因:
(1).种子企业数量大,但总体规模小、结构单一。
目前在逾6200家的种子企业中,有98%以上的企业研发重点还是在于常规育种,育种水平与美国至少有20a的差距。在诸多种子企业中,有效经营区域为全国的育、繁、加、销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仅有逾90家,其经营市场占全国种子市场的30%左右,说明我国种子企业数量过多,但规模小。企的创新能力,创新水平低,经营结构单一。
(2).种子企业观念落后,市场化程度低。
我国的种子企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变发展而来。因此,不管是在经营理念上,管理机制上,营销手段上,竞争意识上,还留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再加上整个产业的管理不完善,导致侵权行为的多发。致使市场化程度低,降低了我国种子产业的对外竞争力。
(3).种子企业间竞争激烈。
国家种子经营权的逐渐放松,使众多企业可以涉足种子市场,使种子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同时种子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愈演愈烈。目前,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种子企业还没有完全形成,与之相对的是种子企业间的激烈竞争,部分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互相杀价,低层次竞争,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种子价格和市场秩序的混乱。甚至有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利,开始销售假劣种子和侵权品种,严重挫伤企业对种子市场的期望,同时也使种子市场竞争趋于无序化,商业绩效下降,整个行业大大受挫,处于低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