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带怡的打油诗

带怡的打油诗

带怡的打油诗

怡然青莲宫,永愿姿游眺。

—— 唐 · 李白《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 唐 · 杜甫《独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 唐 · 杜甫《赠卫八处士》

宾友得从容,琴觞恣怡悦

—— 唐 · 白居易《再授宾客分司》

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

—— 唐 · 白居易《对酒示行简》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 唐 · 白居易《和荅诗十首 和阳城驿》

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

—— 唐 · 白居易《三适赠道友》

飞沈皆适性,酣咏自怡情。

—— 唐 · 白居易《春池闲泛》

中遇李侍郎,笑言甚怡怡。

—— 唐 · 白居易《因梦有悟》

怡怡愉愉,奉太皇后。

—— 唐 · 韩愈《元和圣德诗》

倚杖怡然便终日,老夫那复不平鸣。

—— 宋 · 陆游《新闢小园六首 其五》

岂怜此翁愁,一出怡悦之。

—— 宋 · 陆游《盟云》

姑色少不怡,衣袂湿泪痕。

—— 宋 · 陆游《夏夜舟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

怡然又终日,底事解愁予。

—— 宋 · 陆游《杂赋六首 其六》

怡然气貌渐还婴,淡饭粗裘过此生。

—— 宋 · 陆游《自述二首 其一》

楚制从人笑,吴吟得自怡。

—— 宋 · 王安石《东皋》

荡漾江南客,融怡席上珍。

—— 宋 · 王安石《送孙子高》

孔子见南子,子路为不怡。

—— 宋 · 王安石《自讼》

彼昏方怡然,自谓民父母。

—— 宋 · 王安石《感事》

风色结寒犹料峭,天光煦物已融怡。

—— 宋 · 欧阳修《春帖子词 皇后閤五首 其三》

君行一何乐,我意独不怡。

—— 宋 · 欧阳修《奉答原甫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

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

—— 宋 · 欧阳修《逸老亭》

碕岸接芳蹊,琴觞此自怡。

—— 宋 · 欧阳修《题张损之学士兰皋亭》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 宋 · 李煜《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后》

四境已澄清,还以书自怡。

—— 宋 · 司马光《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 西斋》

纳新皇泽普,顺节圣情怡。

—— 宋 · 晏殊《奉和圣制除夜 其二》

归心怡悦酒肠宽,不泛千锺应不醉。

—— 宋 · 柳永《玉楼春》

俯听足怡悦,仰观共徜徉。

—— 宋 · 朱熹《秘阁张丈简寂之篇韵高难继别赋五字以谢来贶》

事少心虑怡,吏休庭宇宽。

—— 宋 · 朱熹《再至同安假民舍以居示诸生》

琴书写尘虑,菽水怡亲顔。

—— 宋 · 朱熹《秋夕二首 其二》

端居心不怡,散策长林下。

—— 宋 · 朱熹《刘德明彦集祝弟以夏云多奇峰为韵赋诗戏成五绝 其一》

闲中自怡悦,妙处绝几微。

—— 宋 · 朱熹《次韵潮州诗六首 闲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 唐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