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悲愤诗原文及解释

悲愤诗原文及解释

悲愤诗原文及解释

悲愤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原文如下:

兵戎相见,美人如花,总被佳人识。解佩向人移,疑误游龙失路之迹。忻州胡骑戍。还家少妇皆言,西方月落,门外见捐躯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表达了战争及其带来的痛苦和无奈之感,富有悲愤、感人肺腑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美人、游龙、少妇等富有史诗感的形象,表现出士兵在战乱中疲惫和受苦的形象。诗中的“门外见捐躯者”生动刻画出惨烈的战争场景,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更是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彻底撕裂,浓浓的悲愤之情和人生哀怨之感油然而生。

此外,该诗还在形式和语言上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节奏流畅,用意深远。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杜甫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