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是初发芙蓉还是错彩镂金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写,作于东晋时期。其中的“初发芙蓉”和“错彩镂金”是作品中的两个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没有关系。
“初发芙蓉”出现在《兰亭序》的开头:“兰亭序之初,所以陈辞,必有待漏之意,犹未能穷其隽美。”这里的“初”指的是时间上的“开始”,“发”则是“表达”的意思,“芙蓉”是一种花卉,这里用来比喻王羲之的文章刚开始如芙蓉初放,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文章的韵味。
而“错彩镂金”出现在《兰亭序》的结尾:“此皆僻壤人物,所以然者,其状貌虽反类异常,而情性之移,俗所未之有也。其为人物画像,不成而已,且观近之,则妙在神似,远之则彩石为错,缪之间也。”这里的“错彩镂金”是用来形容王羲之笔下所画的人物,错彩镂金意为五彩斑斓的宝石雕花纹,形容王羲之的笔触错综复杂,像宝石雕刻一样精美。
因此,“初发芙蓉”和“错彩镂金”在《兰亭集序》中分别用于不同的语境,没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