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美人登典故出自哪里

美人登典故出自哪里

美人登典故出自哪里

咏萝山

诗人: 朝代:唐

西施越溪女,出自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绝艳,扬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注释】

1、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烟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成红色。

2、西施庙:位于浣纱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东,面对萝山。相传,这座庙原是萝村中的西施宅,后乡人为纪念西施,改为西子祠。南宋淳熙年间,西施受封为萝乡48村的土谷神,改称娘娘庙。西施庙主体建筑现拆建为临浦镇通济中心学校,仅存余屋数间。西施庙门额为石刻阳文,是清光绪二年四月重修庙宇时的遗物,今尚存。

3、浣纱溪:傍依萝山,属西小江古道。相传,西施父亲以卖柴为业,家境贫寒。西施自幼勤劳善织,常常帮助母亲在溪边浣纱。范寻访越中美人时,正是在这溪边发现了浣纱的西施。唐代范《云溪友议》一文载: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萝山际,感国色埋尘,然题西施石曰:“岭上青峰秀,江边细草青;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4、西施洗脚潭:在萝山西。相传,西施未离故里时,常在这里洗脚沐浴,现已淤积为农田,称西施畈。

5、范庵:俗称“日思庵”,位于临浦镇施家渡村柴湾浣纱溪畔。相传,范大夫在此访得西施,当地乡人为纪念此事而建。附近原有古渡口,相传是当年西施入吴时的下船。

6、后江庙:又称起庙,在西施庙南,背依浣纱溪。相传,越灭吴后,范携西施归越隐居,在此起上岸,现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