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诸侯国投降的仪式
中国古代投降仪式,不象现在国际所行惯例,要递交降书,签订降约,才算正式投降。古代中国虽也有降书,如孙皓致降书于王濬,成汉主李势致降书于桓温等,但这只能是失败者一方向胜利者一方作的文字表示。
正式投降还必须另有一套仪式,这套仪式是滑稽而可笑的。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投降方式,美其名曰“禅让”,这多是权臣在权力极度膨胀后,强迫主子交出政权的一种方式,如魏文帝曹丕逼汉献帝禅位,晋武帝司马炎逼魏陈留王禅位。照例由旧主下禅位诏书,新主即位后,反封旧主为某国公。这种彬彬有礼的文明形式,自然没有降仪了。
滑稽的投降仪式创始于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率起义军入关灭秦,史载汉军至霸上。秦王子婴(三世)“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绶符节,降轵道旁。”表示向汉王投降。当时诸将要求杀掉秦王,汉王说,开始怀王派我西入关时,要求能宽容于人,况且人家已经投降,再杀他也不吉祥。于是将子婴交与部下官员管押,汉王只接受了玺绶符节,仪式也就完了。
在此之前,如商汤伐夏,夏桀逃亡至鸣条,放逐而死。从夏桀来说并没投降。武王灭纣,纣王是赴鹿台自焚而死,自然不会有什么仪式。春秋战国间的诸侯吞并及秦灭六国,也没见有何等仪式。可自刘邦灭秦后,这套仪式就绵延不绝,越演越繁,越具有滑稽性,戏剧味。
新莽时反王莽的农民战争中,就添加了新的内容,如更始帝刘玄(绿林军所立之帝)降于刘盆子(赤眉军所立之帝),是“肉袒诣长乐宫,上玺绶于盆子”。赤眉军降于光武帝刘秀,是“攀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壁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