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以公名德”这句话中的“穷馁”是什么意思
译文: 郗鉴在永嘉丧乱时期,住在家乡,生活很困难,经常挨饿。乡里因为他德高望重,便大家轮流供他饭吃。
郗鉴经常带着哥哥的儿子郗迈和外甥周翼这两个小孩去吃。乡里说:“各家自己也穷困挨饿,只是因为您的贤德,想合伙接济您就是了,恐怕不能兼顾两个小孩。”
郗鉴于是便单独去吃,吃完后总是两个腮帮子含满了饭,回来便吐出给两个小孩吃。后来都活了下来,一起到了江南。郗鉴死时,周翼正任剡县县令,他辞职回去,在郗鉴灵床前尽孝子礼,寝苫枕块,守孝足足三年。 原文: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
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
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中的第24则,《德行》是《世说新语》的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