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马字旁
马字旁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莫下切【集韵】【韵会】母下切,?麻上声。
【说文】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黄帝臣相乗马。马,武兽也,怒也。【正韵】乗畜。生于午,禀火气。火不能生木,故马有肝无胆。
胆,木之精气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说卦传】乾爲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马。【春秋•说题辞】地精爲马。
【春秋•考异记】地生月精爲马。月数十二,故马十二月而生。【周礼•夏官•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
又《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
又司马,官名。【周礼•夏官•大司马注】谓总武事也。
又【淸夜录】汉制,卿驷马右騑。【前汉•东方朔传】太守,驷马驾车,一马行春。【衞宏•舆服志】诸侯四马,驸以一马。【南史•柳元策传】兄弟五人,爲太守。时人语曰:柳氏门庭,五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称五马大夫。
又田野浮气曰野马。【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注】日光也。一曰游丝水气。又阳马。【何晏•景福殿赋】承以阳马,接以圆方。【注】阳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连接或圆或方也。
又投壶胜算曰马。【礼•投壶】爲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旣立,请庆多马。【注】立马者,取算以爲马,表其胜之数也。谓算爲马者,马爲威武之用,投壶及射,皆以习武也。
又【字彙补】打马,弹碁类也。朱李易安有打马图。又地名。马陉,齐邑。马陵,郑地?见【左传】。
又天马,兽名。有翼能飞。
又灶马,虫名。【酉阳杂俎】状似促织,好穴灶旁。今俗呼灶鸡。
又马勃,草名。【正字通】生湿地腐木上,一名马疕。韩愈所云牛溲马勃,兼收?蓄是也。
又海马,鱼名。牙骨坚莹,文理细如丝,可制爲器。又姓。【姓苑】本伯益之后,赵奢封马服君,遂氏焉。
又司马、巫马、乗马,皆複姓。【前汉•沟洫志】谏大夫乗马延年。【孟康曰】乗马,姓也。
又【风俗通】有白马氏。又马流。【兪益期曰】马援立铜柱,岸北有遗兵,居寿冷岸,南对铜柱,悉姓马,号曰马流。
【方隅胜略】谓马人散处南海,谓之马流。【韩愈诗】衙时龙戸集,上日马人来。【注】卽马流也。一作马留。
又门名。【前汉•项籍传注】宫垣内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马,以主事,故总称司马门。
又【公孙弘传注】武帝时,相马者东门京作铜马法,立于鲁般门外,更名金马门。
又亭名。谢灵运爲永嘉太守,以五马自随,立五马亭。
又【集韵】满补切,音姥。义同。【前汉•石庆传】马字与尾当五。【师古曰】马字,下曲者尾,幷四点爲足,凡五。考证:〔【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又【趣马】掌赞正良马。
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乗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
又【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
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凡太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
【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谨照原文次序改为:周礼夏官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
又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
又【趣马】掌赞正良马。
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乗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
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姓苑】本伯益之后,超奢封马服君,遂氏焉。谨照原文超奢改赵奢。原版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