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陵派
茶陵派名词解释:以李东阳为首,更多的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对诗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等有细致的研究。较强调对诗文独立审美精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台阁体及其末流浅弱的诗风。而在散文创作上,则与台阁体没有太大的差别。
明成化、正德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
明成化之后,日见严重的社会弊病已与粉饰太平的台阁体不相容。于是以李为首的一派起而振兴诗坛,以图荡涤台阁平正醇实的诗风。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
李东阳官居相位,并主持文坛,门生众多,其诗论诗风堪称一代之盛,成为台阁体向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之间的过渡。
但因李东阳生活圈子平静狭小\"四十年不出国门\",其诗多是题赠之作和咏史之作,内容大体不出宫廷、馆阁的生活,诸如\"坐拥图书消暇日,梦随冠盖入新年\"之类,故使茶陵诗风并未脱离典雅工丽的台阁体的影响。茶陵诗人还有彭民望、谢铎、张泰及\"李门六君子\"邵宝、何孟春、石珤、顾清、罗玘、鲁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