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别称和雅称
常见有四大别称:神州,华夏,九州,中原。除了这个四个,还有“诸夏”、“赤县神州”、“禹城”、“震旦”、“后土”、“天下”、“六合”、“四海之内”、坤灵(古人对大地的美称)、坤舆(地的代称)、金地(土地的美称)、柔只(地的别称)、泰宁(地的别称)、山河(江山、国土的代称)等称谓。
1、神州,古圣人以中国神州,上当辰极,下正地心,俗称“神州大地”。相传,中国远古部落首领黄帝统治的土地被称为神州,昆仑东南方五千里谓之神州,州中有和羹乡方三千里,五岳之域,帝王之宅,圣人所生也;《混元圣纪》: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
2、华夏,原指中原地区,后复包举全 部领土而言。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华夏:如果拆分开来,我对夏的理解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世袭制的政权的建立:夏朝。
但是对于这个华字的出处,古代有赞赏衣物之华贵的说法,也有皇帝部族称为华族,而炎帝部族称谓夏族的说法,具体不能统一。所以“华夏”之说的出处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过自从周超以来,中国平原地区一直被称谓华夏?于是沿用至今四千多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