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天津邑绅郑菊如以天津西南水闸旁空地十余亩捐助学校,因该地位于德国人汉纳根(Hanneken)开设的大广地皮公司界内,起初德人不肯相让,后经张伯苓几经交涉,遂将郑氏所捐之地换成电车公司旁边一块空地,这片地位于天津城西南的开洼地带,向有“南开洼”之称。
经过这一番周折后,学校在此起建校舍,1907年秋,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私立南开中学堂”,这是学校称“南开”之始。
学校迁到新校址后,校舍得到扩充,生员增加,私人捐助也有所提高,学校继续扩充发展。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