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河道内的鱼为啥不咬钩
可能是以下原因,供参考:
一、人为影响——电、网、毒!
这三种,基本上是钓鱼人最恨的三种人了吧。从对钓鱼的影响上来说,肯定是药师>电工>网工。
药师就不谈了,最可耻的就是这种人!往严重了说甚至是谋财害命!但凡被毒过的地方,可能一片水域都得废好几年!钓鱼是不可能了。
网工其实对钓鱼影响不算太大,尤其是自然水域,毕竟水是活的,鱼也会从别的水里游过来。只是希望网工们用大点的网眼,不要搞什么断子绝孙网。
电工的话,对于钓鱼影响还是有的,也很常见,所以更为钓鱼人所恨。被点过的水域,轻则三五天不开口,重则鱼再也不来了。
如果我们钓鱼的水域被这些人光顾过,那么短时间还是不要去了,另寻他地吧。
二、天气影响——风、温度、光。
除去人为影响之外,天气可能是对钓鱼影响最大的因素了。钓鱼人也都知道,天气不好鱼不开口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没风的时候可以选择大水面,如果风大则选择小湾子、桥洞下、水草及树荫附近为好。
光照方面,如果没有强阳光的话,那么对于钓鱼的影响不大。如果是大晴天,阳光较强的话,尤其是深秋和冬天这样的冷天,因为阳光的照射,水面的温度升高很快,很容易造成鱼儿上浮。并且鱼儿上浮时钓浮也不一定吃饵,所以钓早晚比较合适。
至于温度,这是对钓鱼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了。气温的骤升骤降对于钓鱼都不友好,都会导致鱼不开口,钓草洞都不一定管用。出钓最好选在气温稳定的日子,如果非要钓,尽可能钓深水,因为深水温度相对恒定。
三、钓位选择问题。
很多人老爱选老钓位,其实老钓位未必就好。首先还是要根据前面说的两点来判断这个老钓位是否适合当前的鱼情。比如老钓位非常明显,钓鱼人能想到,电工也能想到,如果被电工光顾过,你能钓到鱼吗?
至于其他的钓位选择上,以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无非就是桦尖、大坝、洄湾、入水口、桥洞等特殊地形。因为这些地形都方便鱼儿觅食、躲藏。
地形选择上一定要结合当天的天气因素综合考虑,不要盲目迷信老钓位,相信自己的判断。
四、出钓时机没把握好。
就像前面说的,气温骤升骤降会让鱼儿不开口。如果我们刚好选择大变天的当天去钓鱼,那么空军是非常正常的。
当然鱼儿不可能一直不吃东西,气温的突变会让鱼儿不开口,但只要鱼儿适应了,肯定还是要进食的。在这种时候就更得把握好出钓时机了。
理论上是早晚好钓,但是如果早晚作钓效果不理想,就可以试试大中午去钓,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五、鱼没机会咬钩。
窝子里有鱼,它们也想吃东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它们吃不到。最后搞得鱼也着急,人也着急。这是为什么呢?有两种可能:
1、小鱼太多,大鱼抢不到。
首先大鱼大多数时候肯定是在水底或者较深的水里的,而小杂鱼基本都是在水皮和中上层。其次大鱼吃饵比较谨慎,一般都要观察、试探一番才会真正一口闷。小鱼就不同了,看到水里有东西就要上去抢,无脑抢食。不空以前在家里后面的一条小河里钓鱼,里头鳑鲏泛滥,弹一团烟灰下去都吃得干干净净。
2、抽竿的频率太快。
冬天不比夏天,夏天鱼活性高,吃东西也积极,经常是看见吃的就冲过来一口闷,直接就是一个黑漂。
冬天就不同了,冬天鱼儿都是懒洋洋的,慢悠悠的进窝,小口的吃饵,所以我们一定要多一些耐心。不要抛竿没多久就想换饵,没准鱼儿正朝这边游着,你却提竿了。
前期快速抽竿抽窝子没啥问题,但是等到差不多了,就要放慢速度,以守为主。
今天写得比较多,但是基本都是在现在这个季节非常适用的。现在秋冬交接,出太阳就小鱼闹窝,天一阴就死气沉沉,所以掌握好时机和技巧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