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分子轨道理论电子跃迁形式

分子轨道理论电子跃迁形式

分子轨道理论电子跃迁形式

所谓电子跃迁,实际上是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系统,在不同的能级间跃迁。跃迁的波长,由跃迁前后的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决定,差别越小,波长越大。所以对跃迁分类,其实是对能级的结构进行分析。能级的结构分四个层次。看似是同一个能级,在更精细的层次中其实是多个很接近的能级。

最粗的层次,可以半经典地用电子轨道描述,忽略相对论效应和自旋,不同轨道的电子能量有差别。

下一个层次,考虑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不相容原理,电子自旋方向的异同也会造成能量差别。

然后是精细结构(Fine Structure),考虑电子的自旋轨道耦合和相对论修正,上面的能级进一步分裂。

最后是超精细结构(Hyperfine Structure),考虑电子与核磁矩的相互作用,细化出更加微小的能量差。

另外系统也可和外界电场或磁场有相互作用,对能级也会有影响(比如Zeeman Effect)。根据维基的资料 ,最粗层次的能量差在1eV至10^3eV量级,精细结构典型量级是10^-3eV,超精细结构典型量级是10^-4eV。

一个比较著名的波长,是宇宙背景辐射中的21cm谱线 。这就是氢原子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的跃迁,也就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的电子自旋反转一下,会吸收/发射这个波长的波。

如果按照跃迁的方式分,有受激辐射或自发辐射,有内层电子或外层电子,但是都对波长范围没有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