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古代的别称
天是中华文化信仰体系之核心,除了与地对应之高空外,还有道、太一、太极、天帝、万物之主载等涵义,天被人格化、价值化了,天也就成为诗词歌赋永恒的主题。当然,中国古诗词多有讲究,“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于是,在诗人的笔下,这天就有了数不尽的别名。请看:
1、彼苍
天的代称。《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广州军务记》:“苍,天色幸彼苍默佑。”
2、碧汉
碧天银汉的合称,指天。江总《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起楼侵碧汉,初日照红妆。”
3、碧空
蓝天。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
4、碧落
天。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5、碧霄
蓝天。
6、碧虚
青天。南朝 吴均《咏云》:“飘飘上碧虚,蔼蔼隐青林。”张志和《玄真子·碧虚》:“碧虚冥茫,飘轮斡乎干,湫盘浮乎坤。”王禹偁《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赵朴初《临江仙·飞行中作》:“忽见碧虚开下界,白云朵朵芙蓉。”
7、碧宇
青天。元 陈樵《夜阑曲》:“碧宇星回夜漫漫,灵芜烟暖重熏荐。”
8、碧罗天
碧空。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9、苍颢
苍天。李白《明堂赋》:“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颢之頽纲。”王琦注:“班固《答宾戏》:\'超忽荒而距颢苍。’颜师古注:\'颢,颢天也,元气颢汗,故曰颢天。其色苍苍,故曰苍天。’”
1、0、苍昊
苍天。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据坤灵之寳势,承苍昊之纯殷。”张铣注:“苍昊,天也。”李白《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1、1、苍极
苍天。陈子昂《洛城观酺应制》:“苍极神功被,青云祕籙开。”
1、2、苍穹
苍天。杜甫《冬狩图》:“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
1、3、苍旻
苍天。陶潜《感士不遇赋》:“苍旻遐缅,人事无已。”苏轼《和王斿》:“白发故交空掩卷,泪河东注问苍旻。”清 黄鷟来《和陶饮酒》:“鸿鹄初高举,千里苍旻开。”
1、4、苍冥
苍天。庾信《贺平邺都表》:“然后命东后,诏苍冥。”文天祥《正气歌》:“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谭嗣同《有感》:“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1、5、苍玄
苍天。《南史·朱异传》:“圣明御宇,上应苍玄,北土遗黎,谁不慕仰。”
1、6、赤霄
高天。《淮南子·人间训》:“背负青天,膺摩赤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