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北京外城为什么没有包内城

北京外城为什么没有包内城

北京外城为什么没有包内城

包了南面,剩下没包是因为没钱

北京外城是明朝嘉靖三十二年修建的,相对内城而称之为\"外城\",因为外城位于北京城的前三门儿以南,所以,又叫\"南城\"。南城东西比内城要长,而南北却只相当于内城的一半,形状上就像一个\"凸\"字;因为外形像顶帽子,所以过去又叫\"帽子城\"。

原本外城是打算环绕内城修建一圈的,可是在四十里内城外修一圈城墙,所需的花销太大,所以当时先修南边。南城的北墙包接内城的东南、西南角楼,周长二十八里,一共开了七个门,南面正中是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侧一门叫广渠门;西面一门,为了避道光皇帝的名讳,将广宁门改名为广安门。外城北边儿的东、西便门显然跟别的门不一样:脸朝北开门。而北京城其他城门都是门脸朝南。

到了清代,\"前三门\"(祟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尤其是正阳门外一带繁华似锦。文武百官都由正阳门上下朝。正阳门外大街一带,店铺林立,交易频繁,商众云集,摩肩接踵,是清代北京最繁华的闹市区。六必居、同仁堂、都一处、合香楼等著名店铺都集中在这里,牌匾相望。珠宝店、绸布店、粮食店、杂货店林林总总,盛极一时。

崇文门设有税关,门内往西有会同四译馆,做买卖的都由崇文门出入。

东便门外由大运河运来的南方货物都在通惠河至张家湾这一带集散。

宣武门外有许多会馆,是当时的文化人常出入的地方。

在前三门商业区中,还出现了以经营经史子集、文房四宝、碑帖字画和印玺古玩为特色的琉璃厂文化街。每年新春,书店和其他商贩都在厂甸的集市上设摊,这可以说是北京过年时的一大盛事。

南边的永定门是整个南城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城门。现在首都博物馆里还存放着写着永定门字样的大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