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鲤鱼风为什么是九月风

鲤鱼风为什么是九月风

鲤鱼风为什么是九月风

鲤鱼风:指九月的风。李贺的《江楼曲》中有“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这首小令写一位江南女子登楼远望,目送一艘艘彩舟远去,回想起当年两岸柳絮飘飞的时节,在南浦和爱人依依分别的情景。晚上,刮起了鲤鱼风,天气已进入了秋季,曾经载着恋人离开的彩舟今在何处。久久地伫立在小楼上,凝神痴望,眼前只有一江烟雨。

此景应该是虚景,因为鲤鱼风是指秋风,前晚有秋风,那么送别的时间应该是春末夏初,而思念的时间是秋天。

眼下正是深秋,因为秋季里鲤鱼最为肥美,所以秋风又被称作鲤鱼风。蒲松龄有过这样的感叹:“桂花谢,鲤鱼风起,老却玉芙蓉”。如此苍凉的人生况味,今天又有几人可以领会呢?

《玉台新咏》卷七南朝梁·简文帝(萧纲)《艳歌篇十八韵》 “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清·吴兆宜注引《提要录》:“鲤鱼风,九月风也。”

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一》中有《赵山》一文,全文为:

赵山人景哲、郭掾史子章兴洽清真,并是逸才。赵如:“残雨挂空江,蒙蒙若千里。暝色夕鸟前,寒声暮猿里。”又:“飞花香度楼前幕,高柳凉生仗外峰。”郭如:“落日平淮树,春潮带皖城。”又:“东邻茅屋新烟起,南涧石桥春水生。”此例佳甚。又郭有《宿雨》云:“宿雨萧萧翠客心,高斋连日滞秋阴。一枝未遂鹪鹩志,四壁寒愁蟋蟀吟。家在淮南青桂老,门临湖水白苹深。鲤鱼风熟香粳早,钓艇论证移近竹林。”五六是唐韵,结是元调。

唐寅【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

鲤鱼风急系轻舟,两岸寒山宿雨收;

一抹斜阳归雁尽,白萍红蓼野塘秋。

《五杂俎》上(明)谢肇淛中有关于风的一些解释。

李贺诗:“门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鲤鱼风”乃九月风也,又六月中有东南风,谓之“黄雀风”。

海风谓之飓风,以其具四方之风,即石尤风“四面断行旅”者也。相传石氏女嫁为尤郎妇,尤出贾石思忆之至死曰:“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商旅也。”故名“石尤”云,亦作“石邮”,见诗。今闽人方音谓之风,音如贝焉。者,簸也。、字相近,画容有讹,音不应差,或者误作飓,而强为之解耳。

北地之风,不减于海,而吹扬黄沙,天地晦冥,咫尺不相见,岁恒一二云。然每月风之起,多以七八之日,无者得雨则解,闽地亦然也。

闽中亦有风,但一岁不一二发,发辄拔树、掀瓦而止耳。惟岭南琼、崖之间,风三五年始一发,发则村落、屋瓦、林木,数百里如洗,舟楫漂荡,尽成齑粉。其将至数日前,土人皆知而预避之,巨室皆以铁楞木为柱,铜铁为瓦,防其患也。此亦可谓之“小业风”矣。

毛奇龄(1623-1713)《荷叶杯》清朝康熙年间人。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小娘停棹濯纤指,水底,见花红。

(明)孙蕡《湖州乐》

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楼阁。春风垂柳绿轩窗,细雨飞花湿帘幕。

四月五月南风来,当门处处芰荷开。吴姬画舫小于斛,荡桨出城沿月回。

菰蒲浪深迷白纻,有时隔花闻笑语。鲤鱼风起燕飞斜,菱歌声入鸳鸯渚。

《眉山诗钞》唐庚 《晚春寄友人》 宋朝人,与苏轼同乡同时

眼底春愁恼杀侬,扬州往事旋成空。风流只合称狂客,衰飒何堪作病翁。水国春深梅子雨,江天日暮鲤鱼风。何时执手同尊酒,收拾清欢笑语中。

满眼芜菁断送春,多情饶病两关身。只知老去人心改,不觉愁来酒盏频。霜鹘空拳知有命,溟鱼砀水恐伤神。丈夫出处端无据,犹欲辞家再入秦。

看不出季节的有

宋 汪元量《柴秋堂越上寄诗就韵柬奚秋崖》

越王台上我同游,越女楼中君独留。

燕子日长宜把酒,鲤鱼风起莫行舟。

江山有待伟人出,天地不仁前辈休。

何处如今觅巢许,欲将心事与渠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