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治国的名言
1、戚行如秋,仁行如春。
唐·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威行:越展权威。仁行:推行仁政。这两句大意是:施展权威,像秋风一样凛冽,使人畏惧,推行仁政,如春风一样和煦,使人温暖。厉政慑人,仁政暖人,当政着应有爱民怜民之心,当施仁政。而要得百姓的衷心拥护,也唯有施仁政。厉政可以使人畏惧,却不能得到人心。这两句用于劝示施政者当施仁政,而不可施厉政,
唐代文学家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
2、治国之道,以仁政为先。
清末官吏,法学家 沈家本
3、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
汉代文学家 桓宽
4、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战国·孟轲《孟子·粱惠王上》。油然:指云浓厚地聚拢起来的样子。沛(pèi配)然:充足淋漓的样子。浡(bó勃)然:兴起的样子。这几句大意是:天上出现浓厚的云层,哗啦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猛然茂盛地生长起来了。孟子在这篇文章里以旱苗喻百姓,以云雨喻仁政,早苗逢甘雨,便生机勃勃地生长,谁也挡不住;仁政一行,民心所归,国家也就兴旺了。现在描写云起、雨落、万物勃发还常“油然”、“沛然”等形容词,孟子的巧于设喻更值得学习。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粱惠王上》
5、权力可以用仁政做到暴虐所无法做出的事情。
克劳德兰纳斯
6、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这是用来劝诫人要自觉遵守条例法度。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公输子:即公输班,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古代著名的巧匠。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古代极有名的音乐家。六律:中国古代将音律分为阴吕、阳律两部分,各有六种音,六律即阳律的六音,分别是太簇、姑洗、获宾、夷则、无射、黄钟。五音:中国古代音阶名称,即宫、商、角、微、羽,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这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