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公共场所室内微小气候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室内微小气候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室内微小气候国家标准

微小气候

微小气候亦称小气候,是指小范围区域或建筑内的气候。包括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

基本信息

中文名t

小气候

外文名t

microclimate

别名t

微小气候

概念

微小气候(microclimate)亦称小气候,是指小范围区域或建筑物内的气候。住宅的室内由于屋顶、地板、门窗和墙壁等围护结构以及室内的人工空气调节设备等综合作用,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微小气候,称为室内微小气候。

组成

1、气温:气温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同时也受生活环境中各种热源的影响。微小气候各要素中,气温对体温调节起主导作用。

2、气湿:气湿即空气中的含水量,一般以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80%为高气湿,相对湿度〈30%为低气湿。

3、气流:气流除受大自然风力影响外,还与局部区域热源和通风设备有关。

4、热辐射:热辐射由太阳及人体与周围环境物体之间通过辐射形式的热交换组成,两种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均有热辐射存在,由温度较高的物体向温度较低的物体辐射散热,直至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为止。物体温度高于人体表温度时,物体向人体辐射热流。使人受热,为正辐射,反之为负辐射。人体皮肤对正辐射敏感,而对负辐射的反射调节不敏感,故寒冷季节容易因负辐射丧失热能而使机体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