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老张湾村由来

老张湾村由来

老张湾村由来

老张湾村属师庄乡管辖,位于霍州市师庄乡东北方向7.5公里处,地处师庄乡最北部,韩信岭脚下,与灵石县郝家铺村接壤。

老张湾村是历史悠久的大村,原称 大会头村。旧时,古驿道(又称官道)穿村而过,北通太原、京城,南达风陵渡、潼关,是西路赴京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地势险要。旧时车马店、客栈、饭铺较多,商家云集。

这个APP上彩宝玉石品质好,款式多,戴上美极了

广告

这个APP上彩宝玉石品质好,款式多,戴上美极了

史记每年正月十六是庙会日,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烧香供佛,物资交流,热闹非凡,由于这是当时霍州春节之后第一个庙会日,即新春庙会之开头,故称大会头村。现存古碑有详细记载:“霍州城北五十里许,有大会头村者,其由来远矣……”。

史料载,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张氏族人张中玉,为避官难,只身从临汾河西帽儿刘村(今刘西村),来到霍郡 大会头村,见此地丘陵起伏,三湾回转,倚梁卧畔,面照前川,是西路赴京的必经之地,便在此落足定居,住在前湾路边的一孔窑里,以卖“窝头”(古时馒头称窝头)茶水为生,故称“窝铺”,亦称“窝堡湾”。现在土窑遗址尚存,窝铺地名流传至今。

由于窝铺位于古驿道旁,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络绎不绝,老张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后来又迁到中湾,娶妻生子,成为湾中有名的大富户。以后在“窝堡湾”附近购买了一些土地,窝堡湾慢慢就称作“张家垣”。

根据《直隶霍州志》:清代任云南道监察御史的 卢秉纯(现襄汾县襄陵人)多次路过此地,并常在老张的店铺住宿就餐,喝茶聊天,慢慢和老张结成了朋友。

有一次路过此地,在老张店铺饮酒后,兴奋之余,吟诗抒怀道 “人到湾中念老张,峰回路转似羊肠,倚天拔地凭谁力,蓦然风烟入帝乡”。并为老张在三尺白布上书写了 “老张湾”三个大字,作为店铺字号。

老张将布幡惜为珍宝,悬挂于门外。之后,又将这三个醒目的大字制作成木匾,竖立在门前的大路旁,从此名声更加显赫,生意更加火爆。

至清雍正年间,店铺字号 “老张湾”逐渐演变为村名。大会头村改名 老张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