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三万里河东入海在诗中的作用

三万里河东入海在诗中的作用

三万里河东入海在诗中的作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一先”部的七绝。

此诗妙处在,感慨由想象的虚景生发(三万里河,五千仞岳都不是实景),这种想象既是陆游清晨步出篱门的想象,也是沦陷在金人兵马下的百姓们的想象。诗人运用诗思从对面飞来的手法,明明是自己北望而有感,却出以遗民“泪尽”、“南望”而有情,感慨便加深一层。

这种推己及人,推人及己,设身处地的思想,让诗人期待收复中原在意念中有了“遗民”的响应,显得更加真实、迫切。

至于“入”、“摩”二字的运用,虽然很精妙,也并不独特。“东入海”、“上摩天”甚至可以说是古诗词中固定意象,虽然很好,但并没有什么过多值得赞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