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介绍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六和塔始建于北宋,而今塔身为南宋遗物,是西湖景观中最具建筑遗产价值的文化遗存。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
六和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其砖雕为我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该塔高59.89米,当初为镇潮而建,而且具有航标之用。
太平兴国中改寺名为“开化寺”。原建塔身九级,顶上装灯,为江船导航。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年间重建。明正统二年,修顶层和塔刹,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塔外木结构。现存六和塔,平面八角形,外观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高五十九点八九米,占地八百八十八平方米。
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塔内每二层为一级,有梯盘旋而上,壁上饰有“须弥座”,人物花卉,鸟兽图案等雕刻,非常精致。过道墙壁上刻着很多精美的砖雕,雕刻的内容很丰富,人物花卉、飞禽走兽、云纹团花等图案丰富多姿。虽然漆色有些剥落,但仍看得出雕刻形象的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