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进临池新解全文
《高进临池新解》是清代文学家高启的一篇诗文批评文章,主要批评了清代文坛上的陈维崧、黄景仁等人的文学风格。下面是《高进临池新解》的全文:
高进临池新解
咏史制诗,各自方便,古人所重者,已非今人所善也。故诗有清新,有古雅,有气韵,有雄邃,有大度,有奇巧,有纵横,有流丽,有潇洒,有浑厚,有峭拔,有婉丽,有清绝,有清丽,有清新,有清高,有清逸,有清和,有清朴,有清平,有清凄,有清绝,有清奇,有清秀,有清逊,有清媚,有清峻,有清瑟,有清怨,有清辞,有清操,有清思,有清情,有清音,有清馨,有清芳,有清澈,有清德,有清真。今人之所以不能有此诗也,以为诗文之要,止在技法,不知所谓诗之要者,乃情思之真,文理之精,意境之美,而技法之妙,乃其次要耳。故今人之千篇一律,无非艳丽虚华,冗赘无味,蹈矩遵式,缺乏新意,其文之腐朽,固不足言。而有志于古人,往往贻误古人,远背其真,抱陈腐于怀,而自以为文学之精英,不知其实为文学之败类也。
◎陈维崧诗
昔者天下大治,而诗亦盛焉。至于晋宋,诗之华丽,盖有余而缺不足也。自唐以来,诗之繁华,愈加浓厚。若夫今之陈维崧,其诗之华丽,实为前人所无,似乎当时已无人能及。然而此诗之所以不得其真,固有所以矣。诗之美,本在其真情实感,而陈氏之诗,常以人间虚华,为其所依;诗之真趣,本在其文理精练,而陈氏之诗,每以语言浮华,为其所重。故其诗固有华美之表,而其真情实感,则多被掩盖于其下,而不得见也。今人多传其诗,而不知其真,以为盛名之下,必有其实,不自觉其为文学之弊,而竟以为文学之佳品也。
◎黄景仁诗
黄景仁之诗,诚有过人之处,而所以不得其真,则其文之浮华,尤为所累。其以花卉为诗题,而其诗之所表现者,常仅为花卉之表面,而未能把握花卉之真;其以风景为诗题,而其诗之所表现者,常仅为风景之表面,而未能把握风景之真。诗之真趣,本在其情思之真,而黄氏之诗,则常以华丽言辞,为其所累。故其花鸟之诗,多空泛陈词,而无情感之真;其山水之诗,则多空洞虚华,而无思想之深。今人多传其诗,而不知其真,以为华美之表,即为真趣,不自觉其为文学之弊,而竟以为文学之佳品也。
高启所批评的陈维崧和黄景仁,是清代诗坛上的两位著名诗人,高启认为他们的诗歌过于华丽,形式主义过重,缺乏真情实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高启在文章中强调了诗歌真正的要素是情思之真、文理之精、意境之美,而技法之妙仅是其次要。他批评当时的文学界缺乏新意,缺乏创新,固守陈腐的文学模式,成为文学之败类。这篇文章对清代文学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